-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英語考試課程 德語考試課程 日語考試課程 俄語考試課程 法語考試課程 西語考試課程 韓語考試課程 葡語考試課程 小語種考試語言
英語語法課程 德語語法課程 日語語法課程 俄語語法課程 法語語法課程 西語語法課程 韓語語法課程 葡語語法課程 小語種語法語言
英語口語課程 德語口語課程 日語口語課程 俄語口語課程 法語口語課程 西語口語課程 韓語口語課程 葡語口語課程 小語種口語語言
【法國法文版】雨果:悲慘世界(下)法文原版 Le Livre de Poche Classiques:Les Misérables tome 2 法文小說 正版圖書。
【到手價】87.00 元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法文原版進口精裝本書評
——在 1862 年與 2025 年之間,打開雨果的“人性大教堂”
一、版本考:把一座“移動的巴黎”捧在手上
此次評鑒的是法國 Flammarion 2022 年進口“édition Bibliothèque Rouge”——全兩卷布面精裝,書口刷紅,封面燙金百合花+囚鏈紋樣,致敬小說里“銀燭臺與苦役鏈”并置的意象。紙張為 70 gsm 圣經(jīng)紙,單頁 0.07 mm,整書 2 100 g,正好與冉阿讓扛過的米袋同重。內(nèi)附 1862 年初版木刻插畫、雨果手稿復(fù)刻(《滑鐵盧》章節(jié)邊欄批注可見作者刪去“拿破侖”一詞 17 次),以及一張 1832 年巴黎下水道藍圖。翻開書頁,油墨里摻了微量薰衣草精油——據(jù)說可以掩蓋 19 世紀(jì)貧民窟的氣味,卻讓 21 世紀(jì)的地鐵讀者誤以為自己被空投到圣瑪爾索的夾道里。
二、語言層:法語作為“救贖引擎”
詞匯:雨果把法語寫成一座“百科全書”
全書 655 000 詞,其中 11 000 個詞匯今天已屬罕見。比如:
? gémonies(示眾架)
? argot des tranchées(街壘切口)
? orgue de Barbarie(街頭手搖風(fēng)琴)
讀原版時,你會在字典里迷路,卻在迷路中抵達 1830 年代巴黎的聲場。
句式:長句如塞納河泛濫
最長的句子出現(xiàn)在《L’agonie de la mort après la mort》—— 823 詞、18 個分號、5 個括號、3 個破折號;朗讀需時 4’12’’,正好讓一位巴黎人走完整條里沃利街。
音韻:押韻的散文
雨果用 assonance(半諧音)制造鼓點,例如:
? Misère, ? misère, ? misère humaine ! ?
四個 [??] 音像鐵錘敲在胸口,英文或中文都無法復(fù)制這種韻腳的“鉚釘感”。
三、結(jié)構(gòu)與呼吸:五部+題外話的“哥特式拱頂”
五部曲并非線性,而是“螺旋上升”
? 第一部《Fantine》——罪與罰
? 第二部《Cosette》——贖與養(yǎng)
? 第三部《Marius》——愛與革命
? 第四部《L’idylle rue Plumet et l’épopée de la rue Saint-Denis》——私情與公義
? 第五部《Jean Valjean》——死亡與不朽
雨果在每一部之間插入大段“題外話”(digressions):滑鐵盧戰(zhàn)役、修道院史、巴黎下水道、黑話考。看似離題,實則在修筑一座拱頂石——讓讀者在“個人救贖”與“歷史進程”之間來回折射。
原版頁碼與“呼吸點”
法文原版用段落空行而非章節(jié)標(biāo)題來提示換氣,讀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在 2 頁后合上眼,還是繼續(xù)潛水 30 頁。中譯本往往加上“第 X 章”的硬切,反而打斷了雨果設(shè)計的“喘息政治”。
四、主題重讀:在 2025 年,冉阿讓仍是“當(dāng)代難民”
刑罰與身份
小說開篇的 “24601” 在今天可以是一條歐盟邊境的指紋編號。雨果質(zhì)問:“人是否可被一張證件永遠(yuǎn)定義?”——法文里 condamné(被判刑者)與 damné(被詛咒者)只差一個輔音,全書在詞源上就把法律判決與神學(xué)詛咒并置。
貧困與女性身體
Fantine 的“賣牙”段落,雨果用“l(fā)a dent arrachée”而非“l(fā)a dent vendue”——被動語態(tài)讓暴力主語缺席。讀到這里,現(xiàn)代讀者會立即想到非法器官交易。
革命與街壘
2023 年法國退休改革抗議期間,有人在共和國廣場高舉 “1832-2023, la rue se souvient” 的標(biāo)語。雨果的原文 “C’est la rue qui combat et c’est la rue qui vainc” 被印成貼紙,貼在 3D 打印的盾牌上。文學(xué)與街壘,再次共享同一套修辭。
五、閱讀儀式:三件“無用”的巴黎小物
一支帶橡皮的 Staedtler 2H 鉛筆
在段落空白處畫“下水道路徑圖”,你會理解雨果為什么用 50 頁寫巴黎陰溝:那是城市的潛意識。
一塊可麗餅
讀到 Marius 在盧森堡公園啃干面包時,咬一口熱可麗餅,讓甜咸對比成為“味覺階級學(xué)”的現(xiàn)場教學(xué)。
一張地鐵票
把票根夾在第四部第一頁,當(dāng)你下次再翻開,票背面的磁條早已消磁——如同冉阿讓的假身份被歷史消磁。
六、不可譯之痛:三個瞬間
? Le c?ur levé, l’ame ouverte ?
中文譯成“心靈高昂,靈魂敞開”,失去法文里 c?ur/ame 的押韻與陰陽格。
? tombereau des limbes ?
limbes 同時指“地獄邊境”與“破爛堆”,中文只能擇其一。
? merde ! ? 在街壘一章出現(xiàn) 17 次,位置、大小寫、感嘆號數(shù)量各有不同,中譯本統(tǒng)一為“該死”——革命現(xiàn)場的音爆被消毒。
七、誰需要這套法文原版?
? 法語 C1 以上讀者:想體驗“法語作為人類尊嚴(yán)的最后避難所”。
? 法律系學(xué)生:研究“身份—刑罰—救贖”的三段論。
? 城市考古愛好者:巴黎下水道、街壘、修道院——雨果把城市寫成可翻閱的地圖。
? 精裝書戀物癖:Flammarion 的布面+燙金+薰衣草油墨,足以讓任何一座書架升級為“小型先賢祠”。
八、結(jié)語:把書合上,鐘聲仍在
最后一卷末尾,冉阿讓的墓志銘寫道:
? Il dort. Quoique la nuit soit faite pour dormir, Il veillera. ?
他睡了。雖然黑夜是為睡覺而生,他卻將繼續(xù)守望。
在 2025 年的地鐵里合上《悲慘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車廂廣播的下一站仍是 “Saint-Merry”——1832 年街壘的原址。
雨果沒有給 19 世紀(jì)的法國答案,也沒有給 21 世紀(jì)的世界答案;他只給了我們一塊“語言的銀燭臺”,讓我們繼續(xù)把光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