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12.既然“foreigner”來自歐洲,再譯為“外國人”就沒有必要,所以只譯為“一個人”。而用“from”引出的介詞短語只有譯為動詞“來 自……”才能對后續(xù)話語形成推動并與隨后出現(xiàn)的“到達”呼應(yīng)。原文自 然朗讀時“any part”必然重讀,說明其意義很重要,所以譯為“無論…… 何處”,從而使?jié)h語譯文也獲得與英文相應(yīng)的強調(diào)。這種譯法既是出自動態(tài)化的考慮,又是突出關(guān)鍵詞義的需要,從而在總體上使譯文得到與原文相當(dāng)?shù)男Ч?/p>
13.“our great parent”究竟是父親還是母親?這在不同國家是有不同傾向性指示的。美國民族常用的象征是自由女神而不是男神,應(yīng)該理解為陰性。然而,這個問題其實也無關(guān)緊要,所以干脆果斷地處理為“祖國”。
14.究竟如何“bless the hour"?那就是把此時此刻作為神圣的時刻銘記在心中。原動詞“bless”中的宗教意義在漢語中則轉(zhuǎn)移到了后面,自然成為“時刻”的限定成分。
"distressed"在《英漢大辭典》(陸谷孫主編)中的相關(guān)釋義是“痛苦的;悲傷的;苦惱的;憂慮的”,綜合其意并究其根源便可得出“不幸 的”這一概括性意思。
"navigable rivers"直譯只能是“適宜通航的江河”,這里化繁就簡,取雙音詞“河道”更顯得工整明快。
15.“...I have bread for thee ”中“have”這一具有靜態(tài)取向的動詞如果直接譯為“有”就顯得十分平白,句子只能是“我有面包給你”或 “我有你的面包”。輕讀“有”沒有力度,重讀卻有些可笑(“有你的,你怕什么!急什么!”)。把靜態(tài)詞語中所蘊涵的動態(tài)過程用改變動詞的手法 譯出來就完全可以接受了。
“sobre” 一詞在漢語中很難找到完全對應(yīng)的表達法,在《英漢大辭典》中的釋義是:“1)未醉的;不過量飲酒的;2)適度的;有節(jié)制的;3)嚴肅的;持重的;4)冷靜的;清醒的;5)不言過其實的;符合實際的;6)(顏色等)素淡的;黯淡的?!边@里譯為“樸實”是綜合各種詞義根據(jù)語境推理出來的:一個人如果能在變化繽紛的世界保持“冷靜、 清醒、嚴肅持重、有節(jié)制,不言過其實”,那他就是能夠保持本色而顯 得“樸實”。
16.“...a comfortable fire-side to sit by, and tell thy children...,中逗號后的部分并不因逗號的隔開而與前面的部分在意思上拉開距離,只是為了用舒緩的行文表現(xiàn)美國人對創(chuàng)業(yè)成就的驕傲感。因此,譯文用“讓你在爐火邊……”把逗號前后的兩部分緊密聯(lián)系起來,既能體現(xiàn)原文不緊不慢的行文語氣所傳達的那種洋洋得意的感覺,又能使譯文話語“一氣呵成”。
17.“immunities”原意是“(外交)豁免權(quán)”,這里是轉(zhuǎn)義。根據(jù)上下文,讀者當(dāng)然不會把它理解為今日少數(shù)腐敗官僚為自己及其親屬搞的“特權(quán)”。這說明某些詞語的褒貶意味完全取決于時代和語境,不能脫離時代和語境去理解。
18.“If”引導(dǎo)的句子,譯文完全采取順譯方式。從翻譯中可以看出,為了通過順譯再現(xiàn)原文所謂的“思想流”或“意識流”,在漢語中重復(fù)使用關(guān)鍵性詞語(尤其是動詞)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法。此處譯文重復(fù)使用了動詞“教育”、“尊重”和名詞“政府”。
19.“form”如譯為“形成”或“構(gòu)成”就顯得太機械,與中心名詞 “wish”語義不合,人心中的愿望雖然確實是漸漸“形成”的,但一旦形 成就是“懷有”。
“the most consolatory prospect”若照字面直譯就是“最能慰藉人的前 景”,但中國人常把同樣的意思說成所謂的“身后事”或“后事”,和 “前景”正好相反。所以,這里只取關(guān)鍵詞“慰藉”加以概括,也使音節(jié) 工整有致。這同時還說明,對英語所謂形容詞或修飾成分的理解和翻譯有 時比名詞更加重要。
“when he dies”直譯為“臨死”或“臨終”表面上顯然不如“彌留之 際”更具文學(xué)情調(diào),但實際上若再細究“die”的意思的話,我們也許還 會感到這種說法在邏輯上是不清楚的:“when he dies”究竟是死時還是活 著的時候?因為還能看到“前景”,我們只能說“還活著”,從而得出 “彌留”的結(jié)論。
20.通過“去”字的反復(fù)使用而使詞組密切銜接,這也是把英語用 “and”所表現(xiàn)的形合模式轉(zhuǎn)變成漢語用逗號和動詞所表示的意合模式。
“just,grateful and industrious”三詞均譯為四字詞組,從而獲使節(jié)奏工整。其中“just” 一詞應(yīng)全面理解,即對別人“公正”,對自己則要求“守法”,但如果譯為“合法”則顯得有些被動感,所以不宜采用。
責(zé)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