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圖16.9各種題元角色的典型例句
關聯(lián)理論的應用和淺層語義解釋
計算系統(tǒng)中題元角色的常見用途是作為淺層語義語言。例如,在第21章中我們將講述題元角色有時在機器翻譯系統(tǒng)中被當成是一個有用的中間語言的一部分。
題元角色的另一個用途,也是Fillmore(1968)最初動機的一部分,是作為概念結構或常識中的語義角色(比如Breaker和DirvenThing)以及它們的具體語言的表面語法的實現(xiàn)(比如主語和賓語)之間的中間層。Fillmore注意到存在著典型的模式,決定了應該由是動詞的那個論元來擔當主動句的主語。為了指派主語角色,提出了下面的層級,現(xiàn)在常稱為題元層級(thematic hierarchy)
(Jackendoff, 1972):
AGENT > INSTRUMENT >THEME
(施事)>(工具)>(主題)
因此,如果一個動詞的題元描述包括一個AGENT,一個INSTRUMENT和一個THEME,則AGENT被實現(xiàn)為主語。如果題元描述只包括一個INSTRUMENT和THEME,則INSTRUMENT成為主語。在確定主動句的直接賓語或被動句的主語時,題元層級按相反的方向來使用。這里是Fillmore(1968)以動詞open給出的例句:
在過去30年里,該方法引導人們在概念結構和語法功能之間的映射方面做了大量廣泛的研究工作,這一研究領域通常被稱為“關聯(lián)理論”(linking theory)。例如,許多文獻,比如Talmy(1985),Jackendoff(1983)和Levin(1993),都指出動詞的語義性質(zhì)可以幫助預測它們能夠具有哪些表面的交替(alternation)。交替是概念(深層)角色與語法功能之間的不同映射的集合。例如Fillmore(1965)和許多后續(xù)文獻都討論過“與格交替”(dative alternation),某些動詞(比如give,send和read)可以具有一個AGENT,一個THEME和一個GOAL,允許THEME作為賓語出現(xiàn),GOAL在介詞短語中,見例句(16.31a),或GOAL作為賓語出現(xiàn),THEME作為第二賓語,見例句(16.31b):
包括Green(1974),Pinker(1989),Gropen et al.(1989),Goldberg(1995)和Levin(1993)在內(nèi)的許多文獻,詳見Levin(1993,p.45)。已經(jīng)證明這種交替出現(xiàn)在動詞的特殊語義類型中,包括“未來擁有的動詞”(verbs of future having),如advance,allocate,offer和owe,“傳送動詞”(send verb),如forward,hand和mail,“投擲動詞”(verbs of throwing),如kick,pass和throw,以及許多其他的類型。
類似地,Talmy(1985)跟隨Lakoff(1965,p.126)指出了“情感”(affect)動詞,比如frighten,please和exasperate等都可以用THEME作為主語,如在例句(16.32)中所示,或以EXPERIENCER作為主語,并以THEME作為介詞賓語,如在例句(16.33)中所示。
Levin(1993)總結了80個這種交替,包括在每種語義類型中動詞的詳盡列表,以及語義限制、特例和其他特性。該列表已被用于許多計算模型,例如(Dang et al.,1998;Jing and McKeown,1998;Lapata and Brew, 1999)。
盡管上面所總結的類型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在動詞語義和句法實現(xiàn)之間存在一種關系,但是是否通過具有語義層級的語義角色的小集合來傳達這種關系卻不很清楚。例如,盡管屬于正確的語義類型(比如,donate,return和transfer),許多動詞并不容許與格交替。另外,正如上面所給出的,許多動詞不遵守任何標準語義層級(像Ling sent Mary the book這樣的與格交替,有一個GOAL作為直接賓語,緊跟一個間接的THEME,而THEME應該是最好的直接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