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1. 字幕譯制片
就是在原版電影畫面的底部疊加中文字幕的外國電影,字幕的文字內容與人物的對白或畫外解說員的解說在時間上同步。加字幕是最簡便的影視譯制方式,不必對原來的電影做任何改動,既克服了語言的障礙,又保持了電影的完整。字幕譯制片的缺點是觀眾看字幕時會影響看畫面,難免顧此失彼。此外,用文字語言代替聲音語言,丟掉了語言的動態(tài)美和生動性。
2. 配音譯制片
指用口頭語言為影片里的人物或畫外解說員配音的譯制片。配音譯制片的生產制作比較復雜,對腳本翻譯、配音表演、錄音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相對于字幕譯制片,配音譯制片更加完美,有更高的審美欣賞價值。譯制片配音是在原有電影基礎上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翻譯、配音表演、錄音都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我國的配音譯制片已經發(fā)展成為ー種獨特的電影藝術形式,經典名作不勝枚挙, 如美國電影《亂世佳人》、日本電影《追捕》、英國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印度的《流浪者》等等。配音譯制片的配音有三種方式:
(1) 現場解說
這是比較原始的為外國電影作口頭翻譯的方式,它不必對電影作任何加工,只是在放映時有人在現場做口頭解說。這種方法在外國影片剛剛引進中國的時候用得比較多。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間有些外國電影只在小范圍放映,不可能進行完全的配音加工, 有時也用這種方法。為外國電影作現場解說有時顯得很滑稽,解說員通常是懂片中語言的翻譯,事先看過電影,對影片的內容已經很熟悉,在放映的過程中他一個人要扮演片中所有人物,ー會兒男,ー會兒女,一會兒老,一會兒少,裝神弄鬼似的,偶爾還要介紹 一下情節(jié)背景,解釋片中展現的風土人情,還要扯著嗓子喊以便壓 住影片里的聲音,忙得不亦樂乎。
(2) 疊加配音
這種配音方法是將原版電影的聲音音量調小,然后將漢語話音疊加上去,觀眾可以同時聽到兩種語言的聲音,原文的聲音比較小,漢語的聲音比較大、比較清晰。疊加配音通常不對口型,原文的話音和漢語的話音在時間上基本同歩。這種方法在紀錄片、科教片、旅游風光片、綜合藝術片中用得比較多,因為這類節(jié)目沒有很強的戲劇性,不需要塑造完整的戲劇人物形象,所以對口型的意義不大,如果對了口型反而可能破壞原片的現場感、真實感。如在科教片里經常有這樣的情景,一位科學家正在某個野生動物附近介紹它的生活習性,這時只要把中文的話音加上去就可以了,觀眾既能理解科學家所說的話,又會覺得很自然。在這類影片中,疊加配音和在畫面上疊加字幕異曲同工。
(3) 替換配音
就是用漢語的話音替代原文的話音,錄音中只有漢語ー種語 言。替換配音通常都是對口型的,如果沒有原文話音,漢語話音又與片中人物的口型不一致,那么影片會顯得支離破碎,非常怪異。無論什么樣的影片,如果不對口型,最好用疊加字幕或者疊加配音的方式,以保持影片聲畫之間的完整性、協調性。
狹義的“配音”概念指的就是替換配音,它是所有譯制方式中最難的,對譯制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替換配音通常用于電影、電視劇的譯制,要求翻譯要有文學和戲劇藝術修養(yǎng),要求配音演員具有戲劇表演能力,要求錄音師能及時掌握國內外最新的電影錄音技木。使用替換配音方式精心譯制出來的影片可以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為原版影片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價值。外國電影的中文對白是整個影片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同畫面、聲效 一祥,是重要的電影審美対象。完美的外國電影配音對白具有戲劇藝術效果,我們在廣播里經??梢月牭阶g制片的錄音剪輯,其效果可以同廣播劇媲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