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本地化測試有多種分類方法,每種分類方法又包含多種測試類型,這些測試類型則分別完成不同的測試要求。
1、按測試對象分類
若按測試對象分類,本地化測試應(yīng)分為軟件程序測試(Software Testing)、聯(lián)機幫助測試(Online Help Testing)及其他文檔測試(Document Testing)。其中的其他文檔,包括各種印刷手冊、用戶信息卡、產(chǎn)品包裝材料和市場宣傳材料等。
2、按測試階段分類
若按測試階段分類,本地化測試可分為軟件版本驗收測試(Build Acceptance Testing,BAT)、軟件常規(guī)測試(Normal Testing)及軟件最終驗收測試(Final Acceptance Testing,FAT)3種類型。
軟件版本驗收測試又稱為版本健全檢測(Build Sanity Check,BSC),也稱冒煙測試(Smoke Testing),是在盡量短的時間內(nèi)對剛剛編譯的新版本進行基本功能測試的過程。如果通過該測試,則可以按照測試計劃要求,運行測試用例,進行大規(guī)模的軟件常規(guī)測試。軟件最終測試又稱為軟件交付測試(Delivery Testing),是本地化測試的最后階段,一旦通過該測試,軟件供應(yīng)商就可以準備發(fā)布本地化軟件了。
3、按測試方法分類
若按軟件測試方法分類,本地化測試則分為手工測試和自動測試兩種類型。
手工測試是指軟件測試工程師通過安裝和運行待測軟件,根據(jù)測試文檔的要求,運行測試用例,來觀察軟件運行結(jié)果是否正確的過程。
自動測試是指使用各種自動測試工具軟件,通過運行事先設(shè)計的測試腳本等文件,測試待測軟件,并自動產(chǎn)生測試報告結(jié)果的過程。
在軟件本地化的實際測試過程中,應(yīng)該根據(jù)被測軟件的特點和測試要求,結(jié)合實際測試技術(shù)和現(xiàn)有測試工具,將手工測試與自動測試有機結(jié)合,保證軟件測試質(zhì)量和測試效率。
4、按測試特征分類
若按被測軟件的測試特征分類,本地化測試可分為安裝/卸載測試(Install/Uninstall Testing)、本地化語言測試(Linguistic Testing)、軟件外觀測試(Cosmetic Testing)、軟件功能測試(Functionality Testing)這4種類型。
安裝/卸載測試的任務(wù)是檢測本地化軟件能否正確地安裝和卸載;本地化語言測試主要測試語言翻譯是否正確、完整、一致;軟件外觀測試主要負責(zé)檢查本地化軟件的用戶界面(例如對話框、菜單和工具欄)的布局是否完整、協(xié)調(diào)、勻稱;而軟件功能測試的任務(wù)則集中于測試本地化軟件的功能是否與源語言軟件保持一致,對于當(dāng)?shù)貐^(qū)域語言特有的功能是否正確,是否滿足當(dāng)?shù)赜脩舻氖褂靡蟮?,例如,要測試亞洲語言的雙字節(jié)字符支持功能,還要檢查是否按照當(dāng)?shù)卣Z言文字的列表排序,以及默認打印紙張大小和格式設(shè)置是否正確等。
軟件本地化測試還有一些其他分類方法,還包括其他許多測試類型,例如兼容性測試(Compatibility Testing)、回歸測試(Regression Testing)、隨機測試(Ad-hoc Testing)等,它們分別完成軟件的部分特征的測試。不同測試階段,應(yīng)該選擇多種不同的測試方法結(jié)合使用,以保證測試的質(zhì)量和效率。
責(zé)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