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日文化的差異而造成翻譯用詞的不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典故傳說中尤其常見。例如漢譯日“孟姜女的丈夫……也被強行抓去了”譯成「孟姜女の夫も無理やりに 連れ去られてしまいました」。這里的“抓去”如果譯成「つかまえる」或「つかむ」就會使日本人誤解為孟姜女的丈夫因犯了法而被逮捕,實際上,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者經(jīng)常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強迫百姓從事繁重的勞役,孟姜女的丈夫沒有犯法,而是被迫帶去修長域的,因此在用詞上選用了「無理やり」和「連れ去られる」。
3. 成語、諺語、四字詞語的翻譯
在漢語中成語、諺語的靈活使用可使文章言簡意賅、增色不少。在翻譯導(dǎo)游詞的時候,恰當(dāng)?shù)貙⑷照Z譯成漢語的成語或四字詞語,使之合轍押韻、瑯瑯上口,十分符合口語的表達特點。如日譯漢「池泉回遊式の庭園も素晴らしく、池を中心に名巖奇巖を配し、自然を巧みに生かしています」一句譯成“池泉回游式的庭園也極其優(yōu)美,以池水為中心,將名巖奇石精心安排,布局巧妙,獨具匠心,使得自然景觀妙趣橫生”,其中不乏四字成語。將漢語的成語、諺語翻譯成日語時,應(yīng)盡量尋求日語中相同意義的成語、諺語而避免將漢語逐詞對應(yīng)地直譯。日語中若沒有表達此意的成語,則采取意譯、順譯等其它表達方法,如漢譯日“家喻戶曉” 一詞就譯成了「誰でも知っている」。
4. 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的翻譯
旅游類文章中用來描述景物的語言,通常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流露出贊嘆之情。因此,在翻譯時要考慮詞語的感情色彩,忠實干原文詞語的褒貶意義。例如日譯漢「伊豆半島は多くの溫泉や美しい海岸線の風(fēng)景がいっぱいあることで有名です」中的「美しい」「有名」都帶有明顯贊美伊豆半島的感情,所以筆者用了“美麗”“著稱”等褒義詞,傳達了原文的感情色彩。有時單憑一兩個詞語的使用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原文的感情色彩,而需要從整句、甚至整段話中來表現(xiàn)。例如漢譯日“而黃山云流動于千峰萬壑之間,峰出云端,仿佛海上小島,使人不禁覺得到了天上人間”中很難說哪個詞語是褒義詞,而贊美、喜愛之情卻溢于言表。筆者將其譯為「雲(yún)が黃山の數(shù)多くの峰や谷の間を流れると、峰の頂は雲(yún)間から顔をのぞかせて、まるで大海原に浮かぶ小島のようで、人々に人間界にいながら天上にいるような感じを起こさせます」,力求在整句話中傳達原文的感情色彩。
5. 專有名詞的翻譯
由于旅游類文章目的是要介紹城市、風(fēng)景,專有名詞也多是城市、建筑、景觀的名稱,因此在漢譯日時,主要采用直譯,讓人了解即可。如漢譯日中的“盂姜女廟”。譯文的發(fā)音多采用音讀,如果擔(dān)心日本人不理解,可以在后面配以解釋性翻譯。如「春城」后面又加譯了「春の街」。日語中的專有名詞分為以漢字書寫的和帶有外來語的。以漢字書寫的專有名詞大多用直譯,如日譯漢「法水院」「潮音洞」;外來語或含有外來語的復(fù)合詞則最好用意譯。如「カルデラ湖」譯為“破火山口湖”。
除上述幾點之外,還有倒譯、合譯、正反表達等手法,在各篇文章后的說明中均有提及。希望讀者通過本課的學(xué)習(xí),可以舉一反三,掌握這幾種旅游類文章的翻譯技巧。以下是翻譯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