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譯:
在一定條件下有一次起作用的東西,在相同的條件下另外許多次也必須起作用。
這是兩本教科書中給出的譯文。撇開原文,譯文還算通順;似對照原文,發(fā)現(xiàn)譯文與原文的意思相去甚遠。這種把翻譯看作是自己構(gòu)思寫文章、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原文的做法不能算是標準的翻譯,也就是說,這是科技翻譯的首要標準“忠實”所不能允許的?,F(xiàn)試改譯如下:
【例1】 只是把動能彈改變?yōu)槲惨矸€(wěn)定彈后,提高其性能的努力才(得以)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
【例2】 在一個時期的一定條件下起作用的東西,在另一些場合的相同條件下也必須起作用。
看來,作為一個譯者,應(yīng)時刻不忘自己是譯者而不是作者,自己的作用是橋梁或渠道,溝通作者和讀者的思想;自己的任務(wù)是深入理解原作,使譯文盡可能忠實準確地傳達原作所含的信息,而不是去改寫它。
(二)通順
著名學(xué)者傅雷先生曾指出理想的譯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海外學(xué)者錢歌川先生也指出譯文要譯得象創(chuàng)作一樣流利達意”。顯然,這些翻譯大師是把翻譯與漢語寫作等量齊觀的。所謂通順,對科技翻譯來說,雖然不象翻譯文學(xué)小說那樣要求雅致優(yōu)美、姿態(tài)橫生,也不象翻譯詩歌那樣要求抑揚頓挫、押韻合轍,但至少應(yīng)保證譯文語言符合漢語的語言規(guī)范和修辭習慣,文從字順、明白流暢,而不能生造一 些不倫不類的詞句、或?qū)υ骶心嗵^,以致譯文出現(xiàn)文理不通、結(jié)構(gòu)混亂和拖泥帶水的現(xiàn)象??上?,不通順的譯文在日常工作中述是每每碰到。試看下面的譯例。
3) Influenza is spread in the same manner as a common cold.
原譯:
流行性感冒以和普通感冒相同的方式被傳播著。
4) Frequently as in the three examples just given,graphs show relationships too complex for simple representation in a mathematical formula.
原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