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如果甲將一首英語詩翻譯成漢語詩。乙可以根據(jù)最佳近似度所統(tǒng)攝的具體標準來加以檢驗。臂如用語音標準來衡量,也許該譯詩對原作達到的近似度只有1%。但是,用詞法標準來衡量,可能達到40%到60%。用句法標準來衡量,可能達到了 50%。用語形標準(例如詩行長短排列形式)來衡量,有可能達到85%。而用語義標準來衡量,可能達到90%。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參照別的標準,比如風格標準或?qū)W術(shù)標準之類來進行更多項的檢測,得到大致的百分比。一般說來,應用的標準越多,獲得的近似概率越大。當然我們無須應用完所有的標準,也無須作繭自縛,只認定一兩個標準。究竟需要用多少個標準,取決于檢測者本身的需要。就以剛才假設的檢測結(jié)果為例,如果將它們統(tǒng)計起來,則譯作對原作的近似度分別是:
1. 語音近似度:1%;
2. 詞法近似度:50%;
3. 句法近似度:50%;
4. 語形近似度:85%;
5. 語義近似度:90%。
鑒于語音近似在翻譯中基本上是無法達到的,尤其在詩歌翻譯中,更不可能實現(xiàn)。因此可以略去。但是在理論上,設置這一個標準的目的,是為了標淮系統(tǒng)本身的嚴密性??梢宰屗瓮撛O。
余下幾個近似度的百分數(shù)加起來,可以得一個平均近似度:≈69%。
這就是說,這首詩的譯文近似度約達到69%?;蛘吣惆阉醋鞯昧思s69分也可以。
但是,得到69%的近似度,并不是說達到了最佳近似度標準。
那么,最佳近似度應該是多少呢?
首先,要明白,最佳近似度是一個相對概念。說什么東西“最”,是相對于其他類似對象的。其次,最佳近似度的確立是靈活的。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情況設立最佳近似度標準。第三,也可以根據(jù)同一首英詩的數(shù)首漢譯的最高的譯文近似值來設定最佳近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