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人類的思維內容都有其共性,但也有明顯的差異。同樣的思想內容可有不同的言語表達形式,而且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之中,它們都各自在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同時,使用不同語言的讀者也形成了對自己所屬的那個語言系統獨特表達方法的習慣。從深層看,不同語言不乏語義上的共同之處,但在表現形式上可謂是五花八門,差異顯而易見。這要求譯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情況下, 用目標語(target language)來重組源語(source language)信息,轉換表達角度,使譯文更符含目標語的習慣,利于讀者接受,這就叫“視點轉換”。在漢英、英漢翻譯中,它主要有下列情況:
從與漢語不同的角度傳達同樣的信息;
從與漢語相反的角度傳達同樣的信息;
在成語翻譯上,視角轉換主要體現在形象的替代上;
不同的修辭性說法的轉換。
1. 從與漢語不司的角度傳達同樣信息
由于漢英習慣不同,說法不同,翻譯時,常常要從與原文不 同的角度來傳達同樣的信息。這首先是依照目標語習慣,根據不同上下文和搭配而進行的不同角度的轉換。如在下列各句中,生 活中最常用的“看”、“聽說”三個動詞都不能譯成英語中相對應的see,listen, say,而必須尋找不問的角度進行翻譯。如:
a. 看…see?
看鐘 tell time
我看出他的心事。I could read his mind.
這東西還看得過去,你就買吧。If you think it's all right,then buy it.
b. 聽.…listen?
聽電話 answer the telephone
從他的話音里,我能聽出點東西來。
I could tell something from the tone of his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