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比喻一般不能照詞面意思直譯,而要譯出其喻義。有些時候,比喻的涵義非常明顯,直接用原來的比喻文字更生動活潑,可不加改動,直接引用。
總之以上下文意需要為準(zhǔn),一要清楚明白,二要意思連貫。
1. 看到一個面相蠻橫兇惡的人,因而評說:
[原文]Savagery was stamped upon his features. He was still in that primeval forest from which mankind was evolved.
[譯文]他五官上打著野蠻的烙印。他依然待在那人類出身的上古原始森林里。
[討論]根據(jù)上下文,這個人和大家一樣,也是半活在社會上,生活在人群中,并非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所以后一句只是一種比喻,說明其原始野蠻。譯文卻把它譯成了事實(shí)。
[改譯]他面相兇蠻。這種人還處在人類進(jìn)化的原始森林階段。
2. 如何引導(dǎo)孩子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
[原文]if the stereo headset has become a part of his anatomy, buy a bouk about rock music and casually give it to him.
[譯文] 如果那副立體聲的耳機(jī)子已成了他身軀上的某個部件,那就買上一本講搖滾樂的書,不當(dāng)回事似地送給他。
[討論] 耳機(jī)子怎么可能成為人身上時一個部件?不僅不可能, 意思也不明。其實(shí)這只是一種悄皮話,一種比喻。
[改譯」如果他整天不離立體聲耳機(jī),就買一本關(guān)于搖滾樂的書,裝做不經(jīng)意的樣子給他。
3. —對夫婦都嗜酒,但感情不和。一次二人狂飲中男的從高處跌下死亡,懷疑是女的謀殺,但因無確證釋放。女的離開法院時,她的一個相識敘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