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翻譯本無一定之規(guī)。所以,翻譯常常表現(xiàn)為詞無定義,譯無定法。再憑借今天多元化的規(guī)范、翻譯評(píng)價(jià)體系和翻譯研究范式,于是,不僅“信、達(dá)、雅”可以找到它存在的淵源,連翻譯中的錯(cuò)譯漏譯和叛逆式的翻譯也都可以各自找到各自的理據(jù)。它們可能是無意的結(jié)果,但是,也常常是譯有所為。例如,出于社會(huì)政治目的或是美學(xué)的需要而誤讀、誤解、錯(cuò)譯乃至漏譯。
所謂犯規(guī),此處系指無憑無據(jù)的誤譯?;蛘呒词褂心撤N所謂的憑據(jù),卻不具有普遍認(rèn)同的意義或者翻譯共性。謹(jǐn)舉數(shù)例說明如下。
1. 微量的“一星點(diǎn)”對(duì)比天體意義上的“星星”
中國有句諺語,“一星之火,能燒萬頃之山。半句非言,誤損平生之德?!痹诿绹@句諺語被譯為:“As the light of a single star tinges the mountains of many regions,so a single unguarded expression injuries the virtue of a whole life. ”英譯保留了漢語原文的對(duì)偶形式,形式工整,文法典雅。然而在內(nèi)容上,美國的漢學(xué)家并不全都認(rèn)同這個(gè)翻譯。普勞坡提出,此處的“一星之火”與天文概念的星星無關(guān),而是 “a spark of fire",“萬頃之山”也非“群山的許多地區(qū)”,而是整個(gè)的 一座山,即“ a million acres of a mountain”。因此改譯:“ As a spark of fire can burn a million acres of a mountain, so a single unguarded expression injuries the virtue of a whole life. ” 改譯后即使仍然有文法的差異,例如漢語原文為并列句,英譯為主從句,至少在功能上更加接近對(duì)等。在漢語中,“星”是個(gè)多義詞,它既可以作名詞,指天體意義上的“星星”,又可以作量詞,指微量的“一星點(diǎn)”。在英譯漢中,我們同樣常常遇到多義詞辨析不當(dāng)?shù)膯栴}。
2. 英文中的泉水和春夫難分難解
英文中有一篇廣為傳播的散文,題為“年輕”,在祝吉芳主編的 《英漢翻譯——方法與試筆》中得到淋漓盡致的演繹和翻譯,分析如下:
原文: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it is a state of mind;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a vigor of the emotions;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祝吉芳 2004:26)
譯文: 年輕,并非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時(shí)光,而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tài);并非粉腮朱唇和矯健的身姿,而是頭腦中的一個(gè)意念,思維中的 一種潛能,情感世界中的一股灼灼生氣,人生大好春光中蓬勃著的一 抹新綠。
譯文很有文采,甚至原文“a state of mind”(一種心態(tài))被延長釋放為“心靈中的一種狀態(tài)”,“ supple knees”(腿腳靈便)被增益擴(kuò)展 為“矯健的身姿”,添油加醋也好,節(jié)外生枝也好,這些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因?yàn)樗鼈兩形匆鹫J(rèn)知的矛盾。然而,“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被譯為“人生大好春光中蓬勃著的一抹新綠”就比較令人費(fèi)解了。無需查字典,大家也會(huì)知道spring既有“舂天”的意思,又有“泉流”的義項(xiàng)。那么,在文本中如何區(qū)分“春天”和 “泉流”呢?我們不妨通過其限定詞或修飾語來判斷。例如,人們用 early, late修飾“春天”,用deep,shallow修飾“泉流”,而不會(huì)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