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方式不同,語言表達習慣就不同。漢語民族和英語民族在各自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思維方式,因此往往會對同一事物或觀點有不同的語言傳達順序。比如修飾中心詞時,漢語中修飾語多置于中心詞之前,而英語中修飾語多置于中心詞之后;漢語多采用主動句式和正常語序句,而英語多用被動句式和倒裝句式;表達因果、假設等關(guān)系時,漢語多先因后果,先假設后結(jié)論,而英語恰恰相反;漢語重“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個體,英語重“從小到大”、從特殊到普遍;有時漢英語句排列順序的不同完全是約定俗成,很難用什么理由來解釋。譯者能夠了解兩種語言在語序上的差異, 在英漢互譯過程中,根據(jù)譯入語的表達習慣適當調(diào)整語序,就會更好地傳達原文的意思,促進翻譯質(zhì)童的提高。下面將從幾個譯例分析中總結(jié)出幾種常見的英漢語序差異以及英漢翻譯過程中語序調(diào)整的手段和方法。
一、定語語序的調(diào)整
例 1 Court Martial 軍事法庭 Consul General 總領(lǐng)事
漢語中單個單詞作定語修飾中心詞時,放在中心詞之前,英語中一般也是如此。但有時英語中會將定語后置,如例1所示,在英譯漢時就要調(diào)整語序,將定語置于漢語中心詞之前。
例 2 Trade in leather has gone up (down) 3%.
譯文:皮革貿(mào)易上升(下降)了 3%。
若是短語或從句作定語,在漢語中它們一般置于中心詞前,而英語更傾向于后置。例2中,英語短語作定語修飾中心詞時都后置,在漢語譯文中,這些短語修飾語都被移至中心詞之前。
例3 我們要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
譯文:China will be developed to a modern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如果中心詞由幾個定語來修飾時,漢語習慣把最能表明事物本質(zhì)的放在最前,表示規(guī)模大小、力量強弱的放在最后,英語則是越能表明事物本質(zhì)的定語越靠近中心詞。因此,英漢互譯時遇到多個定語修飾同一中心詞的句子時,要對定語語序進行調(diào)整。
二、狀語語序的調(diào)整
例4 本公司將于3月1日在銀行家倶樂部召開股東年會。
譯文: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shareholders of our company will be held at the Bankers' Club on March 1.
例5他每天早上在戶外高聲朗讀。
譯文:He reads aloud in the open every morning.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英漢狀語的語序排列也有很大差異。當一個英語句子中出現(xiàn)多重狀語時,翻譯成漢語時的語序一般表現(xiàn)為時間狀語一地點狀語一方式狀語,而英語則正好相反。
三、時間、空間關(guān)系上的語序調(diào)整
例6 他出生于1980年7月13日凌晨2點。
譯文:He was born at 2:00 o’clock on July 13th, 1980.
例7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1號
譯文:1# Shizi Street,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漢語重“從大到小”,英語重“從小到大”。漢語的思維是由遠及近,由重至輕,從普遍到特殊,從主觀到客觀,從整體到個體。英語思維方式則是從小到大,由近及遠,先輕后重,從特殊到普遍,從個體到整體;這種思維上的差異性對語言表達有直接影響。從上面的例6、例7中可以看出,漢語一個句子中出現(xiàn)多個時間單位或空間單位時,常按從大到小、從寬到窄、從遠到近的順序排列;英語則同漢語大體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