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文化相互依存,因此翻譯不僅是兩種不同語言的轉(zhuǎn)換,也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交融。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所涉文化的差異,對同一語義的英語表達可能籠統(tǒng)概括、抽象空泛,而漢語則形象生動、細膩具體,漢語可能抽象概括,而英語形象具體。具體或抽象的表達是英漢語言都具有的客觀屬性,而虛實互化的翻譯方法則是基于這一客觀屬性上的一種技巧,也是英漢翻譯中常見的技巧。所謂虛化實,即把抽象表達法轉(zhuǎn)化為具體表 達法,而實化虛即把具體形象的詞進行概念化或抽象化處理。無論虛化實還是實化虛,都是為了實現(xiàn)翻譯過程中的“達意”,譯者應(yīng)在翻譯時靈活巧妙地處理好原語與譯語之間的虛實關(guān)系,以明白曉暢的譯語再現(xiàn)原文主旨神韻。
一、虛化實
英語和漢語中有許多表達方法是抽象的,翻譯時經(jīng)常需要將這些抽象的表達作具體化引申,把抽象表達法轉(zhuǎn)化為具體表達法,即虛表達化為實表達。
例 1 China will b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in 15 years.
譯文:中國在15年內(nèi)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體。
economy直譯成中文為“經(jīng)濟”,漢語中“經(jīng)濟”表示抽象概念,如果該句直譯成“中國在15年內(nèi)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顯然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xí)慣。譯文把表示抽象概念的詞“經(jīng)濟”具體化為“經(jīng)濟體”,不僅意思明確,也完全符合漢語表達習(xí)慣。
例 2 Rich woking experience was his entrée to this large international company.
譯文: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是他進入這家大型跨國公司的敲門磚。
entrée是抽象名詞,本意是“入場權(quán);入場許可”,此處將該詞義具體引申為“敲門磚”, 使表達更加形象具體。
例 3 There is more to their life than polit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more than transient everydayness.
譯文:他們的生活遠不止那些政治的、社會的和經(jīng)濟的問題,遠不止一時的柴米油鹽問題。
原句中,everydayness原義為“日常性”,詞義很抽象,直譯無法表達原句包含的具體意義,因此譯文將其引申為同義具體的“柴米油鹽問題”,既符合漢語表達習(xí)慣,也揭示了原文意義。
例4 在他下鄉(xiāng)之時,他教村民們學(xué)文化。
譯文:During his stay in the countryside, he taught the villagers how to read and write.
“文化”本屬上層建筑的范疇,抽象意味很濃,但是漢語中也經(jīng)常用其表示比較小的范疇,如該句中即為“讀書,寫字”的意思,英譯文將它翻譯為read and write,既具體形象,又忠實于原句意義。
例 5 He is a valuable acquisition to the team.
譯文:他是該球隊不可多得的新隊員。
英語句子中,acquisition原義為“獲得;獲得物”,詞義比較概括抽象。翻譯時,從這個 句子的上下文中可看出,這里的“獲得物”具體是指人,所以漢語譯成“新隊員”則具體明確。
例 6 Each trans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public and the information sent electronically to every brokerage office of the nation.
譯文:每筆交易都是公幵進行的,并通過電子設(shè)備將交易資料發(fā)往全國各地的每一家經(jīng)紀行。
原句中,只用一個柚象的副詞electronically(電子地)就把通過電子設(shè)備發(fā)送交易信息這一具體做法表達出來,而漢語中必須將抽象表達化為具體表達才能準確傳達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