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在我們進行具體的語際轉換程序的描寫以前,還必須闡述一下掌握語法結構及整體語義系統(tǒng)在整個程序論中的重要意義,因為語法結構是分析和綜合的關鍵。用一般的話來表述,也就是“語法分析是翻譯的關鍵”。
要把握意義必須把握語法結構。因為意義寓于語法結構之中。在現代語言學看來:“結構”和“系統(tǒng)”各有其特定的含義:“結構”指語言成分的組合性排列式(或句法排列,syntagmatic ordering),表現為句子各成分的線性組合配列形式。這里所謂“線性”,指按時間順序的依次出列,構成某種有語法意義的基本序列,通常稱為“核心句”(kernel sentence),也就是基本句模式。而句子則表現為不同的結構層次,每一個結構層次都是由類聚單位組成的。“系統(tǒng)”則是指一組(或同屬性——包括詞類屬性或句法屬性)——的無限個能夠在結構線性序列中替換的“類聚性單位”(或范例式單位,a set of paradigmatic units)?!敖Y構”是橫向的,“系統(tǒng)”是縱向的,二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中橫軸表示結構,包括各個語言單位的組合序列,正是這個序列(也就是語序,加上虛詞,上例為“得”),構成了語法結構;圖中的縱軸,實際上是在語符鏈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上句法項可以作無窮替換的符號,由于它們的語法功能相同,所以稱之為“類聚”(或范式)。類聚實際上是語法功能相同的語義鏈,它與語法組合鏈相交,因而使語義與語法發(fā)生了交叉聚合關系。因此,我們可以憑借語法結構,探求語義結構。也就是說,語法結構是探求意義的依據。
下面再以英語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