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紛繁多彩,武術術語數(shù)不勝數(shù)。有的形象生動,有的含義深遠,有的深藏不露,有的則反映了中國人的為人之道,富有哲理。因此在翻譯這些詞語時,一定要把握以我中華文化為主的原則,揚我之長,為我所用,進行尋源、剖析,力求準確地表達其內涵的原則。要準確翻譯中華成術術語,首先需要理解其深刻的內涵,并運用多種手法,虛實結合,酌意而譯,譯法可以不定。但語意、定名不可失之偏頗。
1) 漢語拼音譯法(Translating in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世界上許多語言對其他語言或某一民族中所擁有的獨特事物,自己又沒有對應的譯法,通常都采用譯音的辦法。日本國甚至立法來統(tǒng)一這一接受別國新事物的辦法。采用漢語拼音法來介紹中國某些獨特的,難以意譯的武術術語,這不失為一種辦法,它可以保留這些武術概念的本源,表現(xiàn)其鮮明的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如少林拳(Shaolinquan),少林拳得名于中州地段的少林寺,是中國近 代最有影響的武術流派之一。該拳法吸收了各種武術之長,且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與鄉(xiāng)土氣息。所以,少林拳作為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理應保全其名,有如日本的國術柔道(Judo)—樣,是音譯; 南拳(Nanquan),南拳是流行于中國南方各地拳術的統(tǒng)稱。南拳是相對北拳而言,也有方位,即中國的南方(華南南拳表達的是一種地方色彩很濃厚的拳法名稱。譯為Southern-Style Boxing尚能接受,若擇為South Boxing則有“南方拳”之意,不可取。類似的還有南刀(Southem-Style Broadsword)。
另有一些武術術語,其名稱意義含而不露,或是有獨到的傳神功能,而采用傳神意譯有困難時,也宜用漢語音譯,如“散打”、“散手” (Sanda, Sanshou)。它含有兩種意思:一是徒手對打;二是自由擊打。過去曾譯為Free Boxing,它只傳達了“散打”、“散手”的基本涵義;但有容易造成誤解的地方。事實上“散打”、“散手”這一競技項。并不意味著可以自由打擊對方。按照中國現(xiàn)行的“散手規(guī)則”,對手的某些部位(如后腦、頸部和襠部)是不允許擊打的,甚至連續(xù)擊打對方頭部也是不允許的。英語詞free有“自由”、“任意”、“隨便”等意思,因此Free Boxing作為“散手”、“散打”這一有具體動作規(guī)定的競技項目的譯名是不確切的。國際武術聯(lián)合會 (the Int'l Wushu Federation)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名稱是 Sanshou 或 Sanda。 太極拳(Taijiquan,traditional Chinese taiji boxing)與簡化太極拳 (simplified taijiquan),我們也很難用英語把中國特有的概念詞“太極”的內涵講清楚,要完整的用英語表達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八卦拳(Baguaquan),形意拳(Xingyiquan),羅漢拳 (Luohanquan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