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3) 中國英語中意譯的中華風(fēng)物特產(chǎn),如:
中國結(jié) Chinese knots [c. f.(中式)布鈕扣cloth knots]
豆汁 fermented soybean milk in Beijing style (c. f. 豆?jié){ /soybean milk)
臭豆腐stinking ( smelly) tofu
冰糖萌蘆 sticks of sugar-coated / candied haws / apples (or something else)
羊肉泡饃 crumbs in mutton broth
油條(youtiao,fried sticks made of dough),也有人用英語中的 crullers—詞,但它指的是英美國家中的一種油炸的食品,與油條還是不同,不能互指。從這樣看來,中國英語中必然有相對多的漢語拼音詞,用來表達有中國特色的事物和概念,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有些外國人讀來有困難,主要是他們?nèi)狈χ袊鐣牧私?。譯家不可扭曲譯文,刻意迎合洋人,硬要用一個“地道”的洋詞或是沾上一點“洋氣”來表達西方歷史從來就沒有過的東西,比如把饅頭說成steamed bread,把湯圓、貓耳朵、餛飩、餃子都說成 dumplings!我們能如此地去將就“洋土包子”嗎?
4) 中西方的交流源遠流技,逐步擴大,人們對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也口漸認識深刻,以前的中國風(fēng)物特產(chǎn)的翻譯有不當(dāng)或是不足的詞,現(xiàn)在又有了新譯,舊詞、老的譯法漸漸退出,如中國功夫中的“氣”,過去譯得很復(fù)雜,現(xiàn)今就譯成qi,成了一個借詞,并普遍為英美讀者接受。中國英語的詞匯正在向更合理、更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
5) 歷史上英語中的漢語借詞主要是從粵語、官話中譯借過去的,需要仔細辨認,如tea(茶),如果你知道它在英語中還可以拼成 cha, char,你就會很清楚它確實是中文譯音詞。還有wok(鍋),也是廣東話的漢語譯音詞。令人大為驚訝的是pizza也是來源于漢語“餅子”一詞,13供紀進人意大利語,現(xiàn)代又進人英語和其他語種。其他例子還有:
叩頭kowt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