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xué)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通常,動詞短語的語義計(jì)算的方案都是基于函數(shù)應(yīng)用的概念的。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附著于動詞的λ表達(dá)式可以簡單地應(yīng)用于動詞論元的語義附著。但是在許多情況下也不得不少許偏離這個通用模式。
不定式動詞短語
許多英語動詞以各種形式的動詞短語作為論元。這使得常規(guī)的動詞短語的語義方案變得復(fù)雜,因?yàn)檫@些動詞短語論元與中心語動詞的其他論元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太清楚。
思考下面的例子:
I told Harry to go to Maharani. (1)
這個例子的意義表示應(yīng)該是類似下面的公式:
ヨe, f, x Isa(e,Telling) A Isa(f, Going)
∧Teller(e,Speaker) ∧ Tellee(e,Harry) ∧ ToldThing(e,f)
∧Goer(f,Harry) ∧ Destination(f,x)
在這個意義表示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有趣的事情:第一它是由兩個事件組成的,第二是其中的一個參與者,Harry,在兩個事件中都兼有角色。生成該復(fù)雜表示的難點(diǎn)在于動詞短語,該動詞短語支配的動詞tell需要類似下面的語義附著:
λx,y λz ヨe Isa(e,Telling)
∧Teller(e,z) ∧ Tellee(e,x) ∧ ToldThing(e,y)
從語義角度,我們可以將Tell的這個次類框架理解為由三個語義角色組成:告訴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者(a person doing the telling), 告訴這個動作的接收者(a recipient of the telling) 和正在傳送的命題( the proposition being conveyed )。
本例的困難部分在于正確表達(dá)主動詞短語的意義表示。如圖1所示,Harry兼有雙重角色:Telling事件中的Tellee和Going事件中的Goer。但是,在不定式動詞短語中生成Going事件時無法獲得有關(guān)Harry的信息。
圖1 I told Harry to go to Maharani 的剖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