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譯中,口譯記憶與聽辨理解是密切關聯(lián)的兩個步驟,只有在對源語發(fā)言有清楚的聽辨理解的基礎上,口譯記憶才能有明確的對象和清晰的思路。譯員不僅要注意分析源語的意義,而且要注意源語發(fā)言中的邏輯線索,這樣才能在口譯記憶中對源語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進行有機的整合, 提高口譯記憶的效率。
1.邏輯線索的作用
口譯中源語的語篇不是信息點的簡單堆砌,而是信息點的有機組合。決定語篇意義的不僅僅是其中的信息點,還有信息點之間的組合關系。讓我們來看以下例句及分析:
例1 : The economy is struggling. The Central Bank has left interest rates unchanged.
例1中有兩個主要信息點:1) economy...is struggling; 2) The Central Bank...interest rates...unchanged. 但這兩個信息點之間沒有邏輯聯(lián)系。如果加上某種邏輯聯(lián)系會怎樣?請看例2:
例 2: The economy is struggling. However, the Central Bank has left interest rates unchanged.
例2中的信息點還是例1中的那兩個,但是,由于在這兩個信息點之間加上邏輯聯(lián)系詞“however”,整個語段的意義便發(fā)生了變化。首先,信息點之間有了邏輯聯(lián)系;而且,話語含義有了變化,隱含了這樣一種意思:人們期望央行調(diào)整利率,然而它并沒有這樣做。整段的意思是:經(jīng)濟形勢不好,然而央行并沒有調(diào)整利率。
如果換一種邏輯線索會怎樣?請看例3:
例 3:The economy is struggling. Consequently, the Central Bank has left interest rates unchanged.
在例3中,由于邏輯聯(lián)系詞的變化,整個語段產(chǎn)生了與例2近乎相反的意義。整段的意思變成了:經(jīng)濟形勢不好,因此央行沒有調(diào)整利率。其話語含義中隱含了這樣一種意思:本來人們期望央行會調(diào)整利率,但由于經(jīng)濟形勢不好, 它沒有這樣做。
2.如何分析邏輯線索?
a.口譯場合發(fā)言的常見話語線索
作為一種公共演講, 口譯場合發(fā)言人的講話往往有一些標志性的話語線索,這在英語發(fā)言中更為典型。請看口譯現(xiàn)場發(fā)言的一個片斷:
“I'll start by describing the current position in Europe. Then I'll move on to some of the achievements we've made in Asia. After that I'll consider the opportunities we see for further expansion in Africa. Lastly, I'll quickly recap before concluding with some suggestions.”
上一篇:口譯記憶的技巧
下一篇:口譯記憶的基本原理
微信公眾號搜索“譯員”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推送翻譯理論和技巧,外語學習及翻譯招聘信息。
相關行業(y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