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句話表達(dá)的只是一種假設(shè)?;騼H僅是已經(jīng)具備了某種條件,但并未成為事實,都必須與事實相區(qū)別,不可譯成確定的事實。還有些時候,只是群眾的傳說,表面看極不含情理,但另有其深刻涵義,也不宜隨便更改。
1. 雅夏因急需用錢而行竊,未成,反而受傷。以后又受到戀人埃米莉亞的責(zé)備。從她家出來后,
[原文] Yasha thought of entering the Saxony Gardens but he did not do so;Emilia, peering through her window, might see him.
[譯文] 雅夏想到走進(jìn)薩克松尼花園,但是沒有這樣做;埃米莉亞從她窗子里盯著看,可能看見他。
[討論] 一個人從別人家中出來后,主人家是否在從窗子里盯著看,客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其實原文后半段只是一種假設(shè),推測, 并不是確定的事實。埃米莉亞有可能從窗子向外看,也有可能不向外看。但假若看的話,因為窗子正對著公園門,便一定能看到他走進(jìn)公園。譯文“埃米莉亞從她窗子里盯著看”則成了確定的事實。
[改譯] 雅夏想到薩克松尼公園去,但卻未去。因為倘若埃米莉亞從窗子向外看,便會看到他
2. —個人揭發(fā)村長等領(lǐng)導(dǎo)人只知貪污中飽,絲毫不關(guān)心人民疾苦。向村民說:
[原文]Even if our youth tries to organize a club, this clique of the Regedor(村長)entangles in their affairs and steals their money and that's what they have done.
[譯文] 我們的年輕人想組織一個俱樂部,但村長那伙人忙著鉆營自己的事,忙著撈錢。這就是他們所做的一切。
[討論] 原文一開頭的Even if (即令,縱使),表明這件事(年輕人想組織一個倶樂部)只是一個假設(shè),而非事實。譯文卻成了確定的事實。